泰鼎豐簡介

我的相片
歡迎來到「泰鼎豐泰國商品店」 電話:0922242559 店址:新北市三芝區中正路102號1樓

總網頁瀏覽量

泰鼎豐

2011年10月13日

泰國高僧阿姜查絕妙開示---超越痛苦(轉貼)





切記!你不是為了'得道'而禪坐,而是為了'捨棄'我們不是以慾望來禪坐,而是為了放下。如果你'想要'任何東西,你永遠有也找不到。



不要試圖想成為什麼:不要做阿羅漢、不要做菩薩、什麼都別做……



這把刀子有刀鋒、刀背和刀柄。你可以只拿起刀鋒嗎?或只拿起刀背或刀柄?刀柄、刀背和刀鋒這些部位都在同一把刀上;當你拿起刀時,這三個部份都同時被一齊拿起。同樣的道理,你拿起善的,惡的就必定相隨。人們尋求善而試圖將惡給扔掉,可是他們卻不學習非善與非惡,如果你不學習這點的話,就不會有圓滿。如果你取善,惡便隨至;如果你取樂,苦必隨至。



惟有當你能夠使你的心超越樂與苦時,才會尋找到真實的平靜,那才是真正的平靜。



無論你多喜歡某件東西,你都應該反觀它是不穩定的。



你說:「別打破我的杯子!」你能夠阻止會破碎的東西不破嗎?如果它現在沒有破,它未來也會破;如果你不去打破它,別人也許會;如果別人不打破它的話,也許雞會啊!佛陀說,去接受這個事實,他洞澈了這些事物的真相,視這個杯子如已破碎了。不論你何時使用這個杯子,都應該反觀它已經破碎了。你了解這點嗎?佛陀所了解是:他在尚未破碎的杯子中,看見已破碎的杯子,一旦它的時間到了,就會破碎。增長這種的了解,利用這個杯子,好好照顧它,直到有一天它從你手中脫掉,碎了。沒事。為什麼沒事呢?因為在它還沒破碎之前,你已看到它碎了。



有時候,當你托缽回來,會在食用前先做觀想,可是你定不下心來,你的心像瘋狗一樣,口水一直流,實在餓的要命。有時你甚至都不觀想,就狼吞虎咽起來,那便更是個禍害。如果心不靜下來和耐心點的話,你就將缽給推開,不要吃。訓練你自己,激勵你自己,那就是修行。



你必須訓練自己,不論你決定在什麼時候起床,那麼,時間一到就馬上起床。有時你會做不到,在你一醒過來,就告訴自己:“起床!”而卻一動不動。你必須向自己說:“一、二、三,假如數到三我仍起不來,就墮地獄!”你必須這樣來訓練你自己,當你數到三時,你一定會起來,因為你害怕墮地獄。



為了真正的見到佛法,你必須違反自己的意願。



如果你見不到苦,就不能了解苦,如果不了解苦,就不能解除苦。



無論你走到哪裡,都會有苦。即使你坐飛機逃避,它也會和你上飛機;假使你潛入水底,它也會跟你潛入水底,因為苦就在你裡面。



在這世上的一切眾生,除了被苦所折磨外,沒有別的了,只有苦在干擾心。學習法的目的是為了徹底摧毀這個苦,如果苦生起,是因為我們沒有真正地認識它,不論我們多麼努力,試圖以意志力、財富和地位來控制它,都是不可能的。假使我們不徹底了解苦和苦的起因,無論我們多麼努力試圖以自己的行為、思想或世間的財富來和它交易,都是沒有辦法的。惟有透過清明的認知和覺醒,透過知道它的真相,苦才會消失。



我的新弟子最大的問題是,對一切事物都有想法與意見——關於自己、關於修行、關於佛陀的教導。很多來到這兒,在社會上有很高的地位,有富有的商人,或大學畢業的老師或政府官員。他們的心充滿了對事物的意見。他們太聰明了,以致不聽別人的話。就好像杯子裡的水,如果杯子裝滿了骯髒、發臭的水,那是沒有用的,惟有將舊的水倒掉之後,杯子才會有用。你必須空掉有意見的心,那麼你才能明了。



佛陀知識不是世俗知識,而是超越世俗的知識,一個全然不同的方向。



當國王進入佛門時,都必須捨棄他以往的身份,不能帶著他世俗的事物到出家生活裡來耀武揚威,不能帶著他的財富、身份和地位到出家生活裡來。修行所關切的是捨棄、放下、根除、止息——你必須了解這一點。



《無常》--阿姜查...節選Part1正見:了解心



在禪修中,我們努力增長正念,以便能不斷覺知。以精進與耐心去做,心會變得穩固。然後無論我們經歷何種欲境,不管是可愛或可憎的,無論是歡喜或沮喪反應的心境,我們都將清楚看見它們。境是一回事,心是另一回事,它們是分開的兩件事。



認出境是境、心是心



才會獲得自在



我們為某事觸心而感到高興時,便想要追求它。當某事令人討厭時,便想要避開它。這是沒有看見心,而去追逐外境。境是境,心是心。我們必須區分它們,認出心是什麼,境是什麼,然後我們才會自在。



當我們因某人嚴厲的對話而感到憤怒時,那意味著自己被外境迷惑而跟著它們走;心被外境攫獲而隨情緒流轉。請了解,我們經驗到的這一切外在與內在事物都只是假象而已。它們一點也不確定、不真實,追逐它們,會使我們迷失自己的方向。佛陀希望我們禪修並看見它們的實相--世間的實相。世間是六欲境,欲境即是世間。



若我們不了解"",不認識心,也不認識境,則心與它的對象就會混在一起。然後便會經歷苦,並感到心是痛苦的。我們感到心在游移,不受控制地經歷各種不快樂的情境,變成各種狀態。事實並非如此,沒有許多的心,只有許多的境。若不自覺,不認識心,便會隨著這些事情流轉。人們說"我的心不快樂",或"我的心散亂",但那並非事實。心不是任何事,煩惱才是。人們以為心不舒適或不快樂,但其實心是最舒適與最快樂的東西。當我們經歷各種不圓滿的狀態時,那不是心。記住這點:當你以後經歷這些事時,記得阿姜查說"這不是心"



真實的心



是光明與清淨的



我們正在練習達到心--"本心"the"old"mind)。這本心是不受條件製約的。其中並無好或壞、長或短、黑或白。但我們卻不滿足於維持這顆心,因為我們並未清楚看見與了解事物。



"
"超越世俗心的習慣。在我們訓練良好之前,可能會將正確誤認為錯誤,而將錯誤誤認為正確。因此,需要聞法以增進對""的了解,以便能在自己心中認出""來。愚癡在心中,理智在心中;黑暗與迷惑存在心中,光明與智慧也存在心中。



就如你屋裡有沾滿灰塵與油脂的髒盤子或髒地板,使用肥皂與水便能清除污垢。當污垢去除時,你就會有乾淨的盤子或清潔的地板。在此,被染污的事物是心,當我們正確修行時,就如將髒地板弄乾淨般,會發現一種清淨的事物。當擦掉污垢時,清淨便會顯現,它只是受到塵垢的遮蔽而已。



自然狀態下的心--真實的心,是穩定與無染、光明與清淨的。它是因為遇到欲境,受到好惡的影響,才被蒙蔽或污染。心並非原本就不淨,而是因為不如法而行,才會讓外境有染污它的機會。



本心的本質是不動搖的、平靜的。我們不平靜是因為受到欲境刺激,以致成為後續變化心所的奴隸。因此,真實修行的意思是設法返回本來的狀態--"本源"theoldthing)。它是找到我們的老家,不隨各種外境而動搖與變化的本心。它原本便是究竟寂滅,是我們本自具足的。



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